A-A+

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

在未知领域探索,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要细细品味和研究的。整理他们的手艺人生,我获得了自己的感动和收获,他们给了我精神力量。

手艺人是一种阶级。

只是这个阶级无比特殊,幸福感极强。在这个阶级群体,人是为了一门手艺打磨一辈子,至死方休的。世界之大,选择之多,只委身了之一。到头来,他们这一生是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他们在人生中找到了意义,不迷失方向,不会为生计所苦,却会为无法登峰造极而不甘心。所以这个阶级更像是一种境界,达此境界,一切泰然。

不为世俗标准而活,其实是很难得的,需要很强大的信念,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人生本该多样性。在手艺人那里,人生都很慢,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没有谁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多活一天,就能多做一天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有一门专注的手艺,才不会为时间的消逝而愤怒,时间的作用是化学反应,为手艺加冕。人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很小的事情,用生命去投入,就会有永恒的价值。

不只是谋生,而是人生价值的追索。这些价值是不能用常人的计算标准去衡量的。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并非以个体的形式,他们的作品决定了你生活的质地,我们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他们,但却享受着他们的好处。记录本身就是意义,有些手艺人我直接用了他们的真名,他们的名字是具有个人印记和性格的,是朴素的愿望,蓄积了历史。有些手艺人是代表了千万个跟他一样平凡的人,是最有生产力的和活得有意志的人。

他们有人拙,有人痴。有些是旧时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人,做着与社会脱轨的工作;有些是新时代的手艺人,更接近于设计师甚至艺术家。有些是运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有些以手艺为生,有些则把手艺作为生命的调剂,抵抗这个时代的仓促,消减这个时代的无力感。

炫耀技巧就失去了灵魂。

尽管都在竭尽全力地呈现最好的技艺。任何时候,技巧却不是最重要的,它是润物细无声的东西,是承托情感的无形之手。如果我们见到他们的作品感到震撼,那么他们便不需要解释其中的一道道工序,可我又不舍得忽略这其中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但我相信,最高的技巧就是看不出技巧,或者说技巧都含在了作品之中。

无论是什么,不必拘牵于贵贱,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普通物品,一切在善用者手里,都有了灵魂。那些打动我们的,不是能做出如何巧夺天工的物件,而是手艺人深刻理解材质的本性,顺意而为。www.28non.com

他们手艺虽然毫无关联,却又息息相通。他们要专注于手艺,同时要有手艺之外的东西,这些让他们与众不同,也是让我无比着迷的地方。

他们从不省略,不做减法,不怕重复。他们是要有一些我行我素的个性,甚至是一厢情愿,才能避开纷扰,抵挡诱惑,忍受得了孤独和重复,并怀有一颗偷着乐的心。

现代科技是一场阴谋。

快速生产带来了乏味的产品,可我们不能预言每一门手艺的命运。改变的并非我们的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的心,都要以失去作为代价。在诚实的手艺面前,技术都无差了,更不用期待尚未发明的伎俩。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在每门手艺中,我能感觉到禅意,这是手艺人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表达。如果记录的是我的手艺,我希望这门手艺能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若能带给人感动和思考,那么我就是尽责了。在短短的人生里,能有一些参悟,就很幸福了。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盛唐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同陆游的许多...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京兆府栽莲》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赏析  这首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