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出自宋代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注释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

参考赏析

赏析

诗词联想  提起苏轼的中秋词,大家都会想起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同是写于中秋的这首《西江月》,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应该是写于被贬黄州之时。在这首词中,苏轼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写了远贬黄州的孤独悲苦的心情,同时又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中,表达出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真情的▼

评析

上片  以词为书信,是宋词传播的一道风景线。此词即是苏轼兄弟的唱和之作,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视成规为草芥的缚不住的苏东坡。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

创作背景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为该词加的标题为《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认为此词”绍圣四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儋州“。刘石《苏轼词》只有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 https://mj.facekun.com/6290.html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出自唐代郑谷的《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诗赏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句名句的意思是:          指别国的贤才可以用来治理本国。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

描写爱情的诗句 缘散份尽,奈何爱情弄人

描写爱情的诗句 缘散份尽,奈何爱情弄人
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缘散份尽,奈何爱情弄人 。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舞徐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为君...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