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50句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7、不可同日而语。

    18、百闻不如一见。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9、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30、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50句 | https://mj.facekun.com/609.html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世被...

美到让人心碎的古诗词|150句最美诗词名句

美到让人心碎的古诗词|150句最美诗词名句
1、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

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诗词

七夕的诗句,关于七夕的诗句,七夕节的诗句诗词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