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生与戏的关系,大概能如此表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从单个人的生命历程看,从生到死的这段时间里,经历的一切,在外人的眼中就是一出戏罢了。而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类似人生,其要表达的就是人生的浓缩化,戏中人的人生,看上去不相关,有时候却有似曾相识之感慨,戏中的人,戏中的景,戏中的一幕一幕,恍如现实一般,影影绰绰。

观看电视剧《我们的八十年代2:人活一张脸》便有如此之感,剧中的人物诉说着不同的命运,大哥宝文性格憨厚耿直,二哥宝武有文化水平,三哥宝君属于痞子人生。他们三个的命运便展开了不同的路数。从恋爱到婚姻到其一生的过程。而电视剧中最让人赞叹的就是小芹的抉择,作为村中女孩,当初跟宝文相恋,但其最终选择是没有羁绊宝文,放其高考,与村中人三虎子结婚。选择便会痛苦,这样的选择值得称道,无疑是正确的。这样的选择遵循着内心的法则,没有让任何人形成牵绊,成人之美。而这些,无不是戏中的影子,反观自己的人生,选择的到底正确与否,前面的和后面的路,都是漫漫征程。

假如将人生看成一出戏的话,可惜的是导演和主演都是自己,但很多时候,所谓命的东西在无形中引导着你的方向。演的好不好,有没有共鸣,有没有人感叹,都是戏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你停下来想,便会觉得人生真是一场戏。当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作为戏中的人物有的时候总会有执迷不悔之感。人生与戏有相似之处,自然也有着差别。那就是人生这部戏永远只有一次,并且不能重拍。不像戏一样,拍砸了,可以重拍,一直到满意为止。人生这部戏,演砸了就演砸了,因为只有一次,每走一步都值得谨慎行事,很多年过去了,你必须不断回过头来思索一下,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局面。

高中毕业已经十年,2001年的那个夏天恍然如昨,十年的光阴,没想到是如此之快,连同那些如烟的往事记忆一起被历史的烟尘埋没。当年,唯一错误的那就是没有坚持,没有坚持源自性格的软弱,性格的软弱源自于什么呢?难道是天生的?在爱情与婚姻的道路上,自己的人生中经历了高中时代的恋情,那个年代还不懂什么,懵懂时代。而谁也不知道会形成今天的格局,要是知道结果的话,当时会怎么选择呢?这个是一个很好的问句。其实,人生二字,坚持二字。对于自己喜欢的,无论人还是事,都必须坚持,不坚持便后悔莫及,而这正是人生最不可取的地方,在后悔的时刻,一切都已经成为的定局,回天无力,望洋兴叹。到如今才明白,错过的仅仅是因为两个字的错误。而这无疑也形成了人生戏剧的组成部门。

戏的意义在于能给我们的人生良好的借鉴,从中得出一些结论,经验和教训。但是,正如你看过万卷书,看过无数戏剧,始终却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正所谓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人总是有着无限的贱性,尽管看着书中的选择是不正确的,也有着借鉴的意义。他就是不这样选择,明其名曰要主宰自己的生命,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如此人生,到底值得称道,还是不需要说辞呢?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https://mj.facekun.com/5007.html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参考翻译 译文二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

关于山水景色的诗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关于山水景色的诗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日出江...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为农》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句漏令,不得问丹砂。 赏析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