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注释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也有版本作▼

参考赏析

鉴赏

孙竞称周紫芝的《竹坡词》“清丽婉曲”。这首《鹧鸪天》可以安得上这个评语。词中以今昔对比、悲喜交杂、委婉曲折而又缠绵含蓄的手法写雨夜怀人的别情。上片首两句写室内一灯荧荧,灯油将尽而灯光转为暗红,虽说是乍凉天气未寒时,但那凄清的气氛已充溢在画屏帏幕之间。这里从词人的视觉转到身上的感觉,将夜深、灯暗而又清▼

鉴赏二

周紫芝喜欢晏几道的词,因此多有模仿。这首《鹧鸪天》不仅在写作手法和词境上与晏几道词相近,而且题材也是晏几道写得最多的“忆别歌女”主题。词中以今昔对比、悲喜交杂、委婉曲折而又缠绵含蓄的手法写雨夜怀人的别情。词从室内环境写起,“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帷”,点染出清寂的氛围。夜阑人静时分,油灯将枯,▼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全词赏析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全词赏析
毛泽东名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作品赏析: ...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表达思念的诗句

表达思念情人的诗句、表达思念的诗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鹊踏枝》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陈端生《寄外》 ●还卿一钵无情泪...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出自清代的《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译文]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出典]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注:   1、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