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

  [译文]    残酷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出典]  《礼记

  注:

  1、【《礼记·檀弓下》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礼记·檀弓下》注释】

  侧:一侧

  夫子:先生,指孔子

  子:你

  壹:的确

  重:多重(chóng)

  然:是这样的

  舅:指“公公”

  焉:于此

  去:离开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记住

  子路:孔子的学生

  昔:以前

  使:派遣

  式:同“轼”,扶手

  过:经过

  子:儿子

  附注:(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3)壹:真是,实在。 (4)而:乃。 (5)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6)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役等。 (7)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识(zhì志):记住。

  3、【《礼记·檀弓下》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4、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让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夫复何言?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 ,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

  5、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之要,孔子提出了减少劳役、降低税收的建议。鲁哀公不赞成,认为这样的话国家就会因减少收入而陷于穷困。对此,孔子借用《》中君民如父子的开导鲁哀公,认为如果百姓富足的话,国家就不会贫困。把富民视为执政目的和富国的基础,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难得的政治理念。

  6、鲁哀公时采用十分抽二的税率,在年成不好的时候国家用度不够,向有若征询解决办法。有若建议采取“彻”即十分抽一的税率,鲁哀公十分奇怪:十分抽二我还不够用,怎么能十分抽一呢?

  有若于是谈了百姓足则君足,百姓不足则君也不会富有的辩证关系。这一认识,特别是关于灾年减税的建议,既是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经济利益冲突的调和,也是历史上首次提出的重视税源培养的卓越观点。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也是普遍适用的。税率的确定,当然要考虑国家机器运行的需要,但同时也要顾及纳税人的承受力,保护和调动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创造财富的动力都来自税后的净收入和可支配财力。如果税赋过重,就无异于竭泽而渔,不仅会使纳税人失去创造财富的热情,也会因无力扩大再生产而导致经济衰退。

  孔子以厚施薄敛的仁政主张反对苛政,不仅有利于平民百姓,也有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老子·德经》说:“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这与孔子和儒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孔子认为,“富而无骄易,贪而无怨难。”当社会的贫困阶层不断增多而又得不到有效救助时,就会民怨沸腾,使当政者失去执政的社会基础。《大学》的作者秉持孔子的看法,提出了“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认识,并支持和赞赏“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的结论。这一结论所蕴涵的政治意义,是很耐人寻味的。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苛政猛于虎 | https://mj.facekun.com/223.html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这是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

经典语句: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

经典语句: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
1.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人生总是这样,得失无常,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拥有太久。再痛苦的东西也会离你远去。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不执于苦,不执于乐,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恬淡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2.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

古代爱情诗词选读,经典爱情诗词名句大全

古代爱情诗词选读,经典爱情诗词名句大全
    诗经     关雎(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秦风)  &nbs...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赏析  这首词是《红楼梦》中薛宝钗所作。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薛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