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译文]  有益人民的人,好名声永远传留于后世;坏人死了,坏名声却留在世上,永远受人唾骂。

  [出典]  《晋书》

  注:

  1、出处:《晋书·桓温传》(《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2、流芳百世的中文解释

  【解释】: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下去。

  【出自】:《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遗臭万年的中文解释

  【解释】: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

  【出自】:《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3、桓温,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两晋政治舞台,桓温也算个枭雄了,“不能流芳百世,就当遗臭万年”的名言也是他首创的,史书上评价桓温说:“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当时他当了大将军又当宰相,就想再弄个皇帝过瘾,可惜没当成就病死了。

  4、“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这句话常常为乱世枭雄引用,于是或造谣生事,或聚众滋乱,在混乱中枭雄们便浑水摸鱼,窃国窃权捞取好处。至于动乱给百姓们带来的灾难,枭雄们才懒得考虑。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始见《晋书》,乃是东晋时期大司马兼扬州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兼江淮地区军政最高首脑)桓温的名言。

  5、后人用“流芳百世”表彰有益于人民的人,好名声代代流传;用“遗臭万年”指坏人死了,坏名声却留在世上,永远受人唾骂。

  6、往积极的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口号,是因为这句话反映的是一种热血和积极的处事态度,而不是说要做出什么“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成果,才叫大丈夫。这样的一个事物现象等同于原始人的生殖崇拜。就是说大丈夫把自己的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化为有形的语言符号,然后像信仰宗教一样严守教义。

  7、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

  冯友兰认为,人们常常崇拜的英雄,就其功业说,可能十分伟大,但就其境界说,并非十分高尚。英雄和奸雄,虽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但他们的境界却是相同的。冯友兰进一步?a href='http://www.gudianwenxue.com/hanfu/' target='_blank'>觯庸偶敖瘢行矶啻κ勒苎А⒆诮绦盘酢⒏裱匝栌铮谕飞隙急臧袢室宓赖拢率瞪先闯刹涣巳省⑷〔涣艘澹皇歉卟愦蔚木辰纾仓皇枪辰纭?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https://mj.facekun.com/221.html

描写秋天的诗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描写秋天的诗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高楼目尽欲...

情谊有关的诗句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情谊有关的诗句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知已肝胆相照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生死之交,其贵无比 知已肝胆相照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https://gs.ag...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出自唐朝诗人高蟾的《上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赏析  关于此有一段本事,见《唐才子传》:“(高蟾)初累举不上,题诗省墙间曰:‘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论不公,又下第。上马侍郎云(诗从略)。”晚唐科举场上弊端极多,诗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科举尤重进士...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