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味。“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动人肺腑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儿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周到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沉醉,让人沉迷。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滋味,尽管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柳树含烟的芳香国际,已依稀可见。此刻,无论是诗人仍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集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别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了解彻底不用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幽香,是美酒飘香,大约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青人来到这儿,为诗人送别。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以为,这是说相送者周到劝酒,不忍遽别;离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眷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以前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令郎,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情豪爽,喜爱交游,其时既年青有,又仗义疏财,兄弟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兄弟喝酒,告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契合年青人的特色。“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高兴的。在这样一个夸姣的时节,一个让人眷恋的当地,诗人却要走了。面临秀丽的江南景物和兄弟们的美意款留,诗人恋恋不舍,怎样才能表达自个的无限告别之情呢?或许践行的酒店正面临大江,诗人随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对比终究谁短谁长?

  情感是笼统的,即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略的相喻,而是设问对比,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幻想的空间。选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能够遭到前人的启示,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愈加生动天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出自唐代李白的《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水澄清,嬉戏江湄,红荷鲜美。攀折一支碧绿荷叶,戏弄...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  此通首描写暴雨,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用传统的术语来说,是前赋后比。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解 译文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