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北宋苏轼的《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

  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高兴;调寄《阳关曲》,则又触及别情。记叙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一起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忧愁与慨叹。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着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曲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满是积水空明的感受。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十分淡远。“银汉无声”并不仅仅简略的写实,它好像说银河正本大概有声的,但由于悠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旷的感受便由此传出。此夜明月显得分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处用“玉盘”的比方写出月儿不染纤尘的美感,而“转”字不光予它奇特的动感,并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满是心旷神怡之意,而人自由其间。

  明月圆,更值兄弟聚会,难怪词人要赞赏“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可贵,当纵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相同,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别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下一年何处看”,当然富含“未必下一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一起,“何处看”不仅就对方提问,也是对自个提问,实寓行迹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下一年”刁难,字面整齐,假借奇妙。“明月”之“明”与“下一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夸姣写到“人月圆”的兴奋,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会集,境地高远,言语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切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描写爱情的诗句、赞美爱情的诗句

描写爱情的诗句、赞美爱情的诗句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一寸相思千万...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表示春天美景的诗句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表示春天美景的诗句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怎么办的心境。   这首诗从头到尾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改变中体现出光的改变,写光的改变中体现出影的改变。榜首句中“上瑶台&rdq...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出自宋代谢逸的《千秋岁·咏夏景》 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梅雨过,萍风起。情随湘水远,梦绕吴峰翠。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密意无人寄。幽恨凭谁洗。修竹畔,疏帘里。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参考翻译 注释 楝(lin):落...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