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中唐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仅仅抒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仅仅抒写了作者造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方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讳饰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寓居。淡淡两笔,非常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山人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向来传诵的名句。“琢磨”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琢磨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不决的工作说了, 韩愈不光没有责怪他,反而立马思之好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兄弟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隐晦。莫非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因为月光皎白,万籁俱寂,因而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细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导致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表象,来描写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其不意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作用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田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似乎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皎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天然淡泊,幽丽诱人。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象;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但是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地,言语质朴,冥契天然,而又神韵浑厚。写了作者造访老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它之所以妇孺皆知,主要在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最终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将再来,决不负一起归隐的约好。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终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宗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场所,悠闲自得的情味,导致作者对隐逸日子的神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象;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但是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地,言语质朴,冥契天然,而又神韵浑厚。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https://mj.facekun.com/565.html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象的诗句

关于描写冬天的诗句、冬天景象的诗句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出自清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