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著作。“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兄弟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依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即是所谓翠微。大家爬山,好像是登在这一片心爱的色彩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全部风光,包含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水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描述江水好像把秋景容纳在自个的怀有里,用“翠微”这样夸姣的词来替代秋山,都流露出关于眼前景象的愉悦感触。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从来郁闷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脸,兴味盎然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大概插个满头归去,才不孤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真实可贵,在这种心境分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个:“但将酩酊酬佳节,不必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暂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暮年而慨叹、仇恨。这中心四句给人一种感受:诗人好像想用偶尔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时间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依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可贵一笑,落晖究竟就在眼前。所以,诗人进一步安慰自个:“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须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以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触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已然并非当代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单独伤感流泪。

  有人以为这首诗是将“郁闷之思以奔放出之”,从诗中确实能够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纷歧定是成心用奔放的话,来体现他的苦楚,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郁闷和欢喜两种心情。诗人片面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欣慰来解闷郁闷。篇中“须插”、“但将”、“不必”以及“何须”等词语的运用,都能够清楚地让人感触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郁闷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忧虑烦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由于杜牧自个怀有很高的志向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发挥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即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他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并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欣赏他的诗才,曾上表引荐,但由于遭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别赶来探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怜惜的,为之怒火中烧。因而诗中的郁闷,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大材小用、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奔放,而精力一直欠安的深入缘由。

  诗人的奔放,在言语情调上体现为爽直豪宕;诗人的郁闷,体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必登临恨落晖”、“牛山何须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解闷愈力不从心。这两方面的联系,使诗显得直爽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

关于月夜的诗句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关于月夜的诗句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松际露微月,涛光犹为君。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月愁来明月愁。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赏析  这首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出自宋代诗人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rǎn)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zhēng)知我,倚阑干处,正恁(nèn)凝愁! 赏析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