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诗经名句精选,诗经中的经典句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1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1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

    22、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2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25、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2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2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小雅·车辖》

    29、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出自五代李煜的《忆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出自清代张维屏的《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每于:常常在。▼ 参...

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关冬天的诗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

描写茶的诗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描写茶的诗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雷文古泉八九...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