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名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作品赏析: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柳花”,说明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本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泰山的诗句

描写泰山景物的诗句、关于泰山的诗句
  ◆《游泰山》其三  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游泰山》其四  李白 日观东北倾,两崖...

关于冬天景色的诗句、一些描写冬天的诗句

关于冬天景色的诗句、一些描写冬天的诗句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出自隋代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参考翻译 翻译 杨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杨花漫天飞舞。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