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担心归顺的人少,只怕人们的财富不均;不怕老百姓贫穷,就怕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安定。

  [出典]《论语季氏》

  注:

  1.孔子的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经常受到人们的批判,人们会理直气壮地说:平均主义会造成普遍的懒惰,使整个社会失去进取心,永远停滞在贫穷的阶段。

  2. “不均”即不平等则可以刺激人们去竞争,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最终可以使整个社会摆脱贫穷。

  3.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孔子的“均无贫”的观点恐怕也不无道理。因为“贫穷”只是一个相对的和主观的概念。“不均”才是现实中一个绝对存在的差距。

  4. 我们今天回头看一百年前的人类的生活,会认为他们是“贫穷”的,但在当时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是“贫穷”的。现在生活在富裕地区的人们也许自以为是“富”的,但是安知在百年之后不被那时的人认为是贫的呢?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贫寡”与“不均”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贫与寡的感觉,就是因为“不均”的存在,没有“不均”就无所谓“贫寡”。

  5. 比如在采猎人的平等社会中,既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大家自然谁也不会有贫与寡的感觉。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在现代人看来好象是很贫乏的。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贫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曾经度过了几百万年没有贫穷的生活。贫穷只是到了人类开始所谓文明进步的阶段之后,也就是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均”之后,才产生的。

  6. 因此,只要不均存在,贫穷也就存在。想要通过拉大“不均”的程度来解决贫穷问题,就好比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7. 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然而即使是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也仍然存在着贫穷的现象。尽管那里的贫穷,在极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看来,差不多已经可以算是富裕;但是对发达国家的穷人自己而言,则实实在在是一种无可怀疑的贫穷。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并没有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均衡地得到好处,富国贫国之间的差距比前工业文明时代更大。

  8. 甚至在一些极不发达地区,人们的绝对生活水平,都没有比他们的过去有任何提高,甚至还有所倒退。从下面的分析我们将看到,这种世界性的贫困与不均现象,是现代化文明的直接成果。

  9. 意义: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描写月亮的名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描写月亮的名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

最新经典语录:真正的爱不是尽力,是尽心

最新经典语录:真正的爱不是尽力,是尽心
引导语:不管你,情不情愿,同不同意,我们都在撕裂式的成长,从昨天蜕变成今天。转身就成陌路。当初的所有情和义,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历历铭记在心。从相识的第一天,那种兴奋,从相知的那一天,心头的那种蠢动,从相爱的那一天,那种幸福开始。 01、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02、生充满了起起落落。关键在于,在顶端时好好享受;在低谷时不失勇气。 03...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出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赏析  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秋天,谢灵运托病辞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温州)太守职务,回到故乡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的庄园里。这里曾是他族曾祖谢...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出自唐代魏承班的《渔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参考翻译 注释 ⑴鲛绡雾縠:珍贵的纱绸。鲛绡...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