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诗赏析

毛泽东的诗词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年代:近代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赏析: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长征。长征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惊慌失措,仓促从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动员,也未作一定的军事准备,在行动上搞大搬家,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军事上盲人瞎马,遇敌硬打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因此,当红军突破蒋军的第四道防线,渡过湘江时,历时仅仅两个月,即损过半。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月15日到17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了三天,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在组织上和军事上的错误,改组了书记处和军委,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的态势。 1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后经桐梓,渡赤水,准备从川南的宜宾和泸州之间渡过长江,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攻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兵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此时蒋介石集结重兵,封锁长江,严守川黔边境,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贵州军阀王家烈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 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25 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 3000 人,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有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有关于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出自唐代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参考翻译 译文二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自唐代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风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