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出自五代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注释(1)《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参考赏析

鉴赏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

创作背景

《长相思·一重山》是李煜前期作品。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这个时期的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但其仍有一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没有后期复杂的情感,只是通过写词即兴抒发内心的情感,《长相思·一重山》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 /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参考赏析 鉴赏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菱荇鹅儿水》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参考赏析 赏析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

有关西湖的诗句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有关西湖的诗句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n...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