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庭下如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周南·卷耳》又言:“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是好也。”《诗经大雅抑》。解释成白话则是: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琚,琼琚哪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琼琚”的成语原产地。脍炙人口的《邶风·静女》则活脱脱写出了一对无暇情人相约城隅的情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简单说就是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注:
琼琚:精美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