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别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李白初次出蜀漫游,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李白: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https://mj.facekun.com/16.html

12条有关写景的优美语句

12条有关写景的优美语句
1、庐山石径逶迤入古亭,茂林深处鸟鸣清。登高远望四方景,一道峰峦一道青。 2、小溪秋色枫香乌臼两相依,红叶随风伤别离。群鸭岸边勤对镜,旧装渐褪换新衣。 3、天成岩寺寺入山崖石做瓦,佛观殿外嶂连崖。碧空崖上水滴泄,胜似阳春雨打葩。 4、天成奇峡中断丹岩水自流,竹筏轻荡乐悠悠。鸳鸯引向涟漪起,疑是晴空梦里游。 5、朝霞绚丽多彩,仿佛是人世间最美的景色。可是,晚霞的美丽也毫不逊色. 6、观象山...

关于风景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于风景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风又...

描写思念的经典诗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描写思念的经典诗句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从别后,...

关于含有哲理的诗句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关于含有哲理的诗句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