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全诗赏析

名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观猎》

观猎

作者:王维 年代:唐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赏析:

     诗题一作《猎骑》。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兴遄飞。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描写月亮的名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描写月亮的名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清诗纪事》 ...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

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出自《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赏析:       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

描写景色的诗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描写景色的诗句、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