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出自中唐诗人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赏析
  这首“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思念他,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

  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亏复圆”,又向下引出了“兰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长安”两句,是此日长安之秋,是此际诗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以及“海云端”获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结尾)。细针密缕,处处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秋风”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笔,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行文曲折,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 https://mj.facekun.com/687.htm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   工匠要把活儿干得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得精良合用。   [出典]   《论语宪问》   注:   1、【出自】:【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示之仁者。”(卫灵公篇第十四)   2、【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3、...

王维: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诗句“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出自五代诗人魏承班的《玉楼春》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赏析  这首《玉楼春》抒写闺怨,所创设的意境是:暮春时节,梁燕双飞,落红满地。女主人公愁倚锦屏,感到“春色恼人”,好天良夜而玉郎不见,不禁泪滴绣衫。全词意境优美,婉丽多姿。   上片写卷帘所见,怨情油然而生。首...

描写夏天的优美诗句、夏天的优美诗句

描写夏天的优美诗句、夏天的优美诗句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代诗人秦观《纳凉》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