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注释⑴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赏析  这首大概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

有关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有关月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

有关荷花的诗句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有关荷花的诗句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杨柳枝头甘露洒,莲花池畔慧...

描写秋天诗句、表达秋天景色的诗句

描写秋天诗句、表达秋天景色的诗句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