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注释⑴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诗经名句“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出自《诗经。召南。江有汜》,意思是:江河有了支流,你出嫁了,离开我...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出自魏晋曹植的《明月上高楼》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关于春季的诗句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关于春季的诗句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唐·杨凌《句》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