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出自唐代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参考翻译

译文

今年我已是年华老矣,虽然为了秋天心底有悲伤的心情,但还是勉强自我安慰了一番,高兴得是重阳节里能在崔君家和朋友们畅饮美酒。席间令我羞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秋风吹落了我的帽子,露出了我短短的头发,尴尬之余只得请一旁的人帮我重新戴好它。蓝田县东的蓝水流过了千百条山涧从高高的蓝山落下,而蓝山两座高高的山峰则依▼

参考赏析

鉴赏

此诗题一作《九日蓝田崔氏庄》。蓝田,即陕西蓝田。九日,即重阳节。“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人已老去,对秋景更生悲,诗人只有勉强宽慰自己。到了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友人尽欢而散。这里“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又一层,层层变化,转折翻▼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赏析  北国风光,千里冰...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出自晚唐诗人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赏析  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孔子语录,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出自东汉诗人佚名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赏析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谱》),读之使人悲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