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
毛泽东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品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全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饱含哲理,叙事与议论结合紧密,活用典故。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败的典故为教训,不能像项羽那样,不能放松警惕,要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诗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