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出自唐代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她哀叹:我到底是为哪一位思而不得▼

参考赏析

鉴赏一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此诗对后来▼

鉴赏二

全诗从多侧面塑造出一位空阁独居的少妇形象.诗一上来就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写"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双栖海燕的亲昵自得来反衬深居郁金堂的那位卢家少妇生活的孤单和内心的寂寞.中间四句用两两对称形式刻画这对少年夫妇生离死别的哀愁:丈夫远戍辽阳,妻子独居长安.▼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参考翻译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 ,想跟...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乡 思 [宋]李 ...

有关水的现代诗句 为伊在水一方,为我靠水而居

有关水的现代诗句 为伊在水一方,为我靠水而居
如果水自此向东,请鱼儿顺流而下,将纸条送给远方的人;如果浪由此弯回,请江水扑面而来,为隆冬增添一丝寒意。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只能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好啊,甘冽、清明的水!从出生那天,你似乎就有着诗人的清高,圣者的智慧以一颗不肯媚俗、阿谀的心儿寓居于世。 流水记得微风,记得微风的想法它的快慢,都在一念之间。 凌波而舞的女子呵,踏着水的...

关于描写冬的诗句、描写冬景的诗句

关于描写冬的诗句、描写冬景的诗句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