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些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收录

1、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
 
 
2、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像喝了蜜一样。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万物呈现一片生机,形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
 
 
3、初夏是令人向往的。人们在度过令人畏惧的漫长冬天以后,对冬天已经厌倦了,春天虽然繁花似锦,毕竟较为短暂。而初夏,人们终于可以脱下包裹在身上的杂七杂八的衣服,女士们可以穿起飘逸的连衣裙,露出雪白的肌肤,苗条的身材;先生们西裤T恤,一身轻松。初夏,吃冰琪琳、睡凉席、盖薄被,大开门窗,真是最舒服、痛快的;高兴时去游泳池龙腾虎跃一番,如鱼得水,不亦乐乎。长年冰天雪地的北方,初夏是个黄金季节。那时,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白云缓缓地飘着,广阔的大地上农民辛勤地劳动着。柔嫩的柳丝低垂在静谧的小河边上。河水终于解冻了,有了活力,小鱼儿、小泥鳅、小青蛙都欢蹦活跳,河边的顽童,更是乐不可支,打破了原野的宁静:“看呀!快来看呀!”“泥鳅,这是条小泥鳅!”叫声、笑声飘散在鲜花盛开的早晨,使人不禁深深感到了夏天的欢乐。
 
 
4、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操场上的小草也偷偷地探出了脑袋,操场东边的木棉树上开满了火红的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荔枝,龙眼满树都是花,引来了许许多多的蜜蜂,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和着五彩缤纷的花朵把校园点缀得有声有色。
 
 
5、春天到了,松花江的冰雪融化了,冰排以排山倒海之势顺流而下,随着冰排相互挤撞声,伴着哗哗哗,刷刷刷欢快的流水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当你站在松花江江桥上观看犹如万马奔腾的画卷时,又好像是在倾听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那些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收录 | https://mj.facekun.com/3937.html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出自南北朝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

“安得广厦千万间”全诗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全诗赏析
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年代: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描写风景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描写风景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出自当代诗人陈毅的《青松》   青松   作者: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赏析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开始宣布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间一首。宣布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简直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