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出自明代唐寅的《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梅花 一作:桃花)

参考赏析

鉴赏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主要表达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此诗多以俗语入诗,大有民歌之特征。因为受小说、戏剧这些大众文学的影响,明代诗词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为奇。但此诗因多用俚俗语,甚至遭到清代诗词评论家们的讥讽,云“俗不可耐”。其实,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应不亚于唐宋诗词人物。▼

作者介绍

唐寅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出自宋末诗人周密的《西塍废圃》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使多少人闻之而潸然泪下。但是,周密却反其意而用之,由此引发出许多兴致。洁白如玉的玉簪花,虽没有“霜叶红于...

精心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精心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唐·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山明...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微语录:将生活过成一首诗
生活就应该过的像一首诗、或一首曲,不求口口相传但愿琅琅上口,诗意、曲意过得去即可。这便是在这所谓的逼仄的生活里,也应该有的生活格调。将生活过成一首诗,在我看来更为简单的理解只是,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一点。比如说在闲暇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出去走走,站在阴影下看阳光在地面慢慢的消散;攒一个月的钱看一场演出;一件小事捡一个灵感……一切都无关于文艺或俗咖,只关于生活品质。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