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注释①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②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③楼南:一作“楼台▼

参考赏析

鉴赏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参考翻译 注释 1.匀泪:拭泪...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

想要成功必须信奉的32条人生信条

想要成功必须信奉的32条人生信条
1、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5、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6、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7、世...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