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注释①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②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③楼南:一作“楼台▼

参考赏析

鉴赏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

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赞美春天的诗句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赞美春天的诗句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出自宋代张炎的《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

有关思念的经典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有关思念的经典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