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金门答苏秀才》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赏析
  此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扬雄《解嘲》:“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苏秀才,名不详。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篠,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 https://mj.facekun.com/786.html

关于思念的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关于思念的诗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

“宝镜似空水”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宝镜似空水”的下一句及全诗赏析、作者出处
宝镜似空水的下句是“落花如风吹”。整句: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 拟古 作者:李白:年代:唐 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 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 拟古注释: 模仿古代的风格、形式,特指模拟古人的诗文。   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 汉 扬雄 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选》中...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出自唐代韦承庆的《南中咏雁诗》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参考翻译 译文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时的大雁正朝北飞去。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参考赏析 鉴赏 据《旧唐书...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名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①“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努力改进我们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一个人如此,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要有这种精神,尤其是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社会体制、结构、形态正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很多...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