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出自唐代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

参考赏析

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

作者介绍

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赏析  《和郭主簿》二首皆同一年所作,前首写夏景,此首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

恰好你来 , 恰好我在!

恰好你来 , 恰好我在!
茶说,这一生就是在相逢,相逢在这一天,你恰好来,我恰好在。 这里,只是天涯的一角,水也恰当,茶刚好。你来,从一个不相识,仿如江湖的陌生中来。 只是,茶说,这一切早有安排,累世的缘分,拿起茶杯就好。在这一杯里,有无限的前因,浅啜即可,不必深究。 茶说,这一生就是在相遇,无论是在寒冬还是春秋,我在泡茶,你来喝茶。 而你,坐在我面前,从茫茫人海中走来。我能做的,是为你泡一杯茶。 读经声...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出自唐代崔道融的《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朔风 一作:逆风) 参考翻译 译文 梅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