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h):指▼

参考赏析

鉴赏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简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乡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阐明这是暮春时节。   后两句“孩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间,描绘...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出自元代的《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

含有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含有哲理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欲穷千里目,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