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朝人贺知章的《咏柳》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淡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诱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赏识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描述、比较佳人修长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佳人而呈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佳人婷婷袅袅的风韵;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但是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杨柳化身的佳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栽培在太昌云和殿前,观赏不置,说它“风流心爱”。这儿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闻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终,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写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淡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天然生机的标志,是春给予大家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能够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进程。诗篇里所呈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中国古代有不少闻名的佳人,柳,为何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姓名和柳的色彩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相互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大家头脑中永久留下年青的形象。提起碧玉,大家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撒播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简直成了年青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大家就会幻想到这佳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岁月;这柳也仍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分;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络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里,它似佳人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婀娜多姿的风韵,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儿,柳即是人,人即是柳,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截然的别离。并且“碧玉”也有双关的含义。既在字面上与杨柳的翠色相合,又指年青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照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分。但是,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现了春风的奇特灵活,并使《咏柳》变成咏物诗的模范之作。

  此诗借杨柳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许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欢喜之情。比较和比方别致恰当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而《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顺。”

一些关于水的诗句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一些关于水的诗句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世间行乐...

2015正能量语录,每天看一条每天学一点

2015正能量语录,每天看一条每天学一点
当人生开始迷茫,慢慢迷失了原有的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时,不妨看看那些经典的励志语录,也许,它们会给你指点迷津。 1.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2.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4.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5.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6.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7. 心...

描写爱情的诗句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描写爱情的诗句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出自唐代高骈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