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注释▼

参考赏析

鉴赏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赏析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这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关于友情的诗句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关于友情的诗句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雨不解离别恨,缠缠绵绵到窗前 多少柔情诉不尽?空余一曲《笑红尘》。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春蚕到死丝仿尽,烛炬成灰泪始干。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自唐代崔颢的《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过去的仙人...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出自清代张维屏的《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注释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每于:常常在。▼ 参...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