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出自唐代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

鉴赏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自清代诗人陶澹人的《秋暮遣怀》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赏析  “秋风秋雨愁煞人”,此句作为著名爱国巾帼秋瑾女士的遗言而广为传诵。故此许多人以为为秋瑾所作,但实际是秋瑾引用了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出自唐代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文译我在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

一句话经典语录: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

一句话经典语录: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
引导语:他并不冷漠,只是对你。他并不温存,只是对你。他并不生硬,只是对你。他并不热烈,只是对你。他并不多疑,只是对你。他并不率直,只是对你。他有意无意,都只是对你。这年头,别随意给一个人下定论,你看到的,都只是对你。 1、当你无助时,你可以哭,但哭过你必须要振作起来,绝地逢生并不罕见,何况不是绝境! 2、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成的书更难。有的人...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