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出自元代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注释①著:放进,置入。②混:混杂。芳尘:香尘。③乾坤:天地。④桃李:桃花和李花。▼

参考赏析

赏析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点评

描写的景物的特点:①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②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③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公而▼

解说

这首诗 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她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作者介绍

王冕 王冕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描写荷花的诗句、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诗句、描写西湖荷花的诗句
  ◆咏芙蓉 南朝、梁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 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夏歌 南朝、梁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咏荷诗江 洪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

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赏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