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出自宋代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

参考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描写闺怨的词在宋元时期曾经广为流传,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歌妓的喜爱。到了元代时,关汉卿更是把它写进了描写柳永与歌妓恋情的杂剧《▼

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出自宋代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溟 一作:沧浪)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

描写思念的诗句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描写思念的诗句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思君如...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