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出自宋代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借“莺莺燕燕”字面称意中人,从称呼中流露出一种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这里还有第二重含义,即比喻其人体态“轻盈”如燕,声音“娇软”如莺。可谓善于化用。这“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乃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境。《列子》载黄帝曾梦游华青氏之国,故词写好梦云“分明又向华胥见”。夜有所梦,乃是日有所思的缘故▼

创作背景

作者二十多岁时在合肥(宋时属淮南路)结识了某位女郎,后来分手了,但他对她一直眷念不已。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从第二故乡汉阳(宋时沔州)东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此词。▼

作者介绍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描写春天的诗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描写春天的诗句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

表现伤感的诗句、表达伤感的诗句

表现伤感的诗句、表达伤感的诗句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

描写美女的诗句、形容美女的诗句

描写美女的诗句、形容美女的诗句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轻罗...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