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注释⑴更漏子:词牌▼

参考赏析

赏析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含有以炉烟袅袅来表示愁思无限的意思。次句“红蜡泪”就不同了:夜间燃烛,用以照明,但多了一个“泪”字,▼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https://mj.facekun.com/6200.html

描写小草的诗句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描写小草的诗句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出自唐代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

描写秋天月亮的诗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描写秋天月亮的诗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出自宋代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