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

参考赏析

赏析一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

创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赏析二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上片怀古抒情。第一第二句中,“千古”,是时代感,照应题目“怀古”;“江山”是现实感,照应▼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全诗赏析!

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 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作品赏析:   本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唐代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注释①尘...

关于友情的诗句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关于友情的诗句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风雨不解离别恨,缠缠绵绵到窗前 多少柔情诉不尽?空余一曲《笑红尘》。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 春蚕到死丝仿尽,烛炬成灰泪始干。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纵有千种风情,更于何人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