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参考翻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参考赏析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

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的诗句、有关于长江的诗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

含有风字的诗句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含有风字的诗句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国风·王风·采葛》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作品赏析:      此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