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参考赏析

赏析三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

赏析二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江浙一带乡村四月的风光。作者是南宋诗人,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竟被它纯美的田园风光所迷醉:山坡上草木葳蕤,一片青葱翠绿。江南插禾早,蓄满水的稻田里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

作者介绍

翁卷 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喜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
出自元代赵秉文的《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参考赏析 赏析 有些作者擅长描写人物,虽只寥寥数笔,但因点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一下子就把人物写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长于描绘景物,也不过那么三两笔,就把景物活泼泼地勾勒了下来。古代诗词中,以“...

有关山水的诗句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有关山水的诗句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h...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
关于桂花的诗句,描写桂花的诗句请您欣赏,有整首诗、作者、出自等很明确,想大家能够喜欢。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黄庭坚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 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长沙寺桂花重开》——陈与义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桂花五律》——谭嗣同 湘上野烟轻,芙蓉落晚晴。 桂花秋一苑,...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