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出自唐代杜甫的《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注释⑴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⑵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出自宋代诗人徐元杰的《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

描写西湖的诗句、关于苏轼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西湖风光、雪景的

描写西湖的诗句、关于苏轼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西湖风光、雪景的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

描写长江的诗句、形容长江的诗句、于长江三峡的诗句

描写长江的诗句、形容长江的诗句、于长江三峡的诗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赏析!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作品赏析: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全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