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出自唐代杜甫的《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注释⑴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⑵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

一首暗藏16个爱情典故的千古奇诗!

一首暗藏16个爱情典故的千古奇诗!
自古以来,美丽的爱情故事,不少都是以悲剧告终,也正因此,才为世人留下了一段段经典的故事。纳兰慕容的《我看爱情》,一首诗中暗含十六个爱情典故。全诗如下: 金屋犹自赋长门,渔阳鼙鼓正销魂。 冲冠一怒自古有,花丛懒顾又几人。 泪洒倾盆长城断,银汉清浅两下分。 彩蝶无奈舞翩翩,青衫湿遍泣孤坟。 金石录成声声慢,断桥残雪恋君恩。 良驹不去江难渡,至尊缘何入空门。 孔雀年年东南去,三生石畔葬花...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

经典语录150204:一旦做出成绩来,那么全世界都将和颜悦色

经典语录150204:一旦做出成绩来,那么全世界都将和颜悦色
1、人生,就像刚落下的一场雪。请谨慎地走好每一步,因为每次落脚都会留下痕迹。 2、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念人恶,不扬人错。希求别人理解自己,那么也要学会担待别人。给所有的误解、伤害一些时间,所有的成见都是云烟。 3、因为爱过,所以知道寂寞的滋味;因为难过,所以会常常流泪;因为不想错过这一站的幸福,所以更加的珍惜。 4、当昨日的清风拂过今日的经纶,时间如煮雨般洒落在天空,往事的芽儿便...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