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出自现代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畅谈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仅仅进一步申说。于此,有必要弄清楚以下三点:首要,“人生易老”仅仅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富含消沉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著作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侧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世界间全部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息不断,光景常新。“天”即是片段,“难老”即是指发展变化的进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几乎即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诗的阐明,有必要注意。再次,理解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理解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光不是慨叹人命朝露,并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有必要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新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含义是丰厚的,这心情是高昂的。它提醒出永存的前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新的达观主义精神,象格言相同精警,真是耐人寻味。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天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经过详细理性而闪现的笼统理念。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由于,从另一视点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提高,两句是有机组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当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概不过花酒空愁,一片萧条,满怀凄清。只要毛泽东此言不尽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耕种着英豪的头颅,灌溉着勇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耸立敞开,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分外秀丽,怎能不感到加倍高兴?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色。”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实在感触。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色妩媚。但却肯定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条”。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色,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色,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色,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色”?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明显又艳丽的寥廓现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色”。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明显依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天然特点,要害仍是在诗人的战役性情更喜爱劲厉,不挨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天然便有了涵义,有了寄予。“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平和日子。所以“胜似春色”,就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新出路的光亮,体现了成功决心的坚决。这些涵义和寄予,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标志,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方法又高一筹,是真实的诗意与精深的道理的一致,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无穷道理光芒。它首要给人以激烈的美感享用,并从而又给人以坚毅的毅力的鼓动和才智的理性的启示。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https://mj.facekun.com/571.html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门帘外传...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

描写赞美老师的诗句、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描写赞美老师的诗句、于赞美老师的诗句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教师不...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