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注释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④毕竟: 到底。⑤六月中:六月的时候。⑥四时...

英译

What is West Lake in June the day scenery,The scenery and the other seasons are different.Lotus leaf by God as a green,The sun is bright red...

参考赏析

鉴赏

诗词鉴赏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

创作背景

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出自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赏析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赏析  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这是一首送行诗。以野鹤喻僧人,恰合其身份。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地方已为时人所熟知,应另寻福地。

经典语录150303: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经典语录150303: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1、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寻找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不必艳羡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你该学会相信自己,再学会欣赏自己,试着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找出来,并呈现在阳光下。生命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担当,更该为自己活着。 2、人生,与其不断追求而无法满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开封闭的心,去体会、去拥抱眼...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