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

参考赏析

赏析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些唯美爱情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一些唯美爱情诗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全诗赏析!
诗经名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出自《国风·王风·采葛》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作品赏析:      此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  从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可爱深红...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