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其一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其二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鉴赏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这两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天教分付 一作:天应乞与)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参考翻译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出自清代项鸿祚的《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参考翻译 注释 ①阑珊:哀残。此处形容人物情绪。②残夜:夜将尽。▼ 参考赏析 评解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赏析...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