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辛苦遭遇起一经,干戈冷清附近星."作者在面对生死关头,回想终身,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头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其时的历史背景和自个心境。"干戈冷清",是就国家整个形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全国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屈指可数。作者用"干戈冷清"四字,暗含着对苟全性命者的愤慨,对投降派的斥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烘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苍凉的天然现象喻国务的陵夷,极殷切地体现了他的哀恸。把自个的命运和国家的出路紧紧的联络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流浪在水上,无所依靠,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归纳了作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崎岖不平的终身。本联对仗整齐,比方恰当,形像明显,豪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烘托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戎行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惊慌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其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怎么闯过那九死终身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担忧、最惊慌不安的工作。当今戎行失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格外有情味,"惊慌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豪情颜色的地名天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体现他昨天的"惊慌"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烘托到极至,哀怨之情会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澎湃的气势、嘹亮的情调收束全篇,体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束的高深,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构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为国家安甘愿大方赴死的民族气节。

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引导语: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在张小娴的字里行间,你总能找到些许有关都市爱情的痕迹。在她的爱情故事里,或许没有你,但总有你依稀的影子。 1、爱情不是在泥土里开出的花朵,而是泥土里的肥料。最后开出的那朵花,是你的人生。 2、岁月,会让你知道一辈子的心愿真的只是一个心愿。 3、曾经有机会目睹他最软弱或最糟糕的时刻,你仍然能...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出自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

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有关赞美老师的诗句

有关赞美老师的诗句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