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宋代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辛苦遭遇起一经,干戈冷清附近星."作者在面对生死关头,回想终身,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头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其时的历史背景和自个心境。"干戈冷清",是就国家整个形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全国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屈指可数。作者用"干戈冷清"四字,暗含着对苟全性命者的愤慨,对投降派的斥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烘托。"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苍凉的天然现象喻国务的陵夷,极殷切地体现了他的哀恸。把自个的命运和国家的出路紧紧的联络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流浪在水上,无所依靠,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归纳了作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崎岖不平的终身。本联对仗整齐,比方恰当,形像明显,豪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烘托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戎行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惊慌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其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怎么闯过那九死终身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担忧、最惊慌不安的工作。当今戎行失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格外有情味,"惊慌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豪情颜色的地名天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体现他昨天的"惊慌"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烘托到极至,哀怨之情会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澎湃的气势、嘹亮的情调收束全篇,体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束的高深,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构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为国家安甘愿大方赴死的民族气节。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赏析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出自唐代鱼玄机的《闺怨》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参考翻译 注释 ⑴靡(mí)芜:草名,其茎叶糜...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出自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参考赏析 赏析 李重元的《忆王孙》原来是有春、夏、秋、冬四季词的,都是以女子的口吻述说四季景...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障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