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参考翻译

注释

(1)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译,意译为“觉”或“智”,旧译也作“道”。指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颂的歌诗称为偈。菩提偈,即诠释佛教教义的歌偈。 (2)树:这里指菩提树,意译为“觉树”或“道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成道,...

参考赏析

赏析

第一首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

作者介绍

惠能 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 https://mj.facekun.com/5643.html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悼李花》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赏析 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高约3-5米。叶长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枝干如桃,叶绿而茂,花小而繁,三四月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

描写竹子的诗句_关于描写竹子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竹子的诗句_关于描写竹子的古诗词名句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