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注释⑴闻:听见,看见。⑵“剑外”句:...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时杜甫52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描写冬天的诗句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描写冬天的诗句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唐·卢纶《送李端》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唐·崔涂《除夜有怀》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被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一些描写老师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些描写老师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何不倦写诗词这个明因只自知一笔书开真正觉,三田般过的端慈回光返照缘观景,固蒂深根恰及时密锁玄机牢闭户唤来便去赴瑶  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描写秋天景色诗句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描写秋天景色诗句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 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