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出自宋代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注释⑴玉楼春:...

参考赏析

鉴赏

凄凄的哀怨与静静的相思是晏殊这首词所歌咏的主题。它不仅饱含着词人对离愁别怨的感叹,更婉转地表明了深切的人生哲理。“绿杨芳草长亭路”,上片起句写春景、别亭和去路,用以衬托人的感情。因为就是在这芳草连天、绿杨茂密的长亭外、古道边,那年少的游子与自己的心上人告别了。无边的“绿杨芳草”所...

赏析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的春天,地点古道长亭...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出自唐代诗人苏颋的《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赏析  按照题目的标示,这首五绝大概是写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之类的感慨。它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   汾水在今山西省。这诗所说的“河汾”,是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这河、汾沿岸,便是汉、唐的河东郡。河东郡有个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南)。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中唐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只是抒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

关于月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关于月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

14条人生语录,你值得看看,句句入心!

14条人生语录,你值得看看,句句入心!
1.如果你要做一件事,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扬,只管安安静静的去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实现梦想。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炫耀。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值不值,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2.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有时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也无...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