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出自王维《田园乐·其五》

  田园乐·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赏析:

  它描绘的是前景。“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由于山下有“远村”作伴。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从烘托的空气来看,毫无城市喧嚣富贵的表象,只要稀稀落落的村庄。诗人虽没有正面体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烘托出人。由此可见人迹十分稀疏。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凄凉孤寂了。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显着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上,颜色淡漠。至多,能够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在此喧嚣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安适清闲、无拘无束。假使没有淡到极至的涵养,则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减弱的表象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情减弱的情感。而减弱的景情,又是互相融合、彼此浸透的。

  减弱含有闲、静、淡、远等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山下孤烟远村”就呈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减弱之绝唱。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繁开且落”(《辛夷坞》),别离展示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减弱的表象。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减弱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世的纷争,没有外界的搅扰,只要大天然的安静。诗人纵情地消受着、赏识着、沉醉着,投入到大天然的怀有之中,与大天然融为一体。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息,回旋着诗人的声响,震荡着诗人的魂灵。因而,大天然被品格化了。王维笔下的大天然,反映了王维减弱的心境。诗人将个人融化在大天然中。这种融化,意味着减弱。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诗人所寻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地。这种予大天然以诗人的品格的表象,这种变粗朴的天然为人化的天然的做法,就是王维酷爱人生的体现。可见,王维的减弱,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世烟火味。仅仅这种人世烟火味,而是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颜色上,它不必浓墨,不务华艳,而寻求萧疏清淡。在运笔上,既非精摹细琢,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在情味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实际,不留心日子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沉痛,而是明哲保身,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一直保持着心里的平和与恬淡。“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减弱心境的描写。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https://mj.facekun.com/558.html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自两汉的《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经典语录150318: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经典语录150318: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1、书虽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角度。。 2、一个懂你的人,能带来一段彼此舒服的爱。一个不懂你的人,最终会让你懂得一个道理:人生中,懂,比爱,更重要…… 3、不要整天抱怨生活欠了你什么,生活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4、我经常损你,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关系。 5、想一千次 不如去做一次 华丽的跌倒 胜过无谓的徘徊 6、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路上的艰辛,无需抱怨...

描写月亮的诗句、赞美月亮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赞美月亮的诗句
◆【中秋江驿示韦益】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自唐代刘方平的《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