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出自王维《田园乐·其五》

  田园乐·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赏析:

  它描绘的是前景。“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由于山下有“远村”作伴。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从烘托的空气来看,毫无城市喧嚣富贵的表象,只要稀稀落落的村庄。诗人虽没有正面体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烘托出人。由此可见人迹十分稀疏。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凄凉孤寂了。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显着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上,颜色淡漠。至多,能够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在此喧嚣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安适清闲、无拘无束。假使没有淡到极至的涵养,则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减弱的表象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情减弱的情感。而减弱的景情,又是互相融合、彼此浸透的。

  减弱含有闲、静、淡、远等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山下孤烟远村”就呈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减弱之绝唱。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繁开且落”(《辛夷坞》),别离展示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减弱的表象。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减弱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世的纷争,没有外界的搅扰,只要大天然的安静。诗人纵情地消受着、赏识着、沉醉着,投入到大天然的怀有之中,与大天然融为一体。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息,回旋着诗人的声响,震荡着诗人的魂灵。因而,大天然被品格化了。王维笔下的大天然,反映了王维减弱的心境。诗人将个人融化在大天然中。这种融化,意味着减弱。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诗人所寻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地。这种予大天然以诗人的品格的表象,这种变粗朴的天然为人化的天然的做法,就是王维酷爱人生的体现。可见,王维的减弱,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世烟火味。仅仅这种人世烟火味,而是断断续续,若隐若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颜色上,它不必浓墨,不务华艳,而寻求萧疏清淡。在运笔上,既非精摹细琢,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在情味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实际,不留心日子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沉痛,而是明哲保身,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一直保持着心里的平和与恬淡。“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减弱心境的描写。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https://mj.facekun.com/558.html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关于赞美雪的诗句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关于赞美雪的诗句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眺望洞庭湖而写的景色诗,理解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榜首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体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现象,天还没黑但月亮现已出来,若是天亮就看不出两者颜色的交融了。...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二》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参考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出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
Copyright ©   诗词名句网 保留所有权利.  站务合作: kf@facekun.com

用户登录

分享到: